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九)

时间:2016-05-03 15:53:59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5 初中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

A.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C.精神文化D.规范文化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是()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4.新课改倡导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5.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与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6.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D.学校董事会

7.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8.()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

A.传统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9.()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课程实施 B.课程设计

C.课程管理 D.课程评价

10.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早由()提出。

A.费斯汀格B.奥苏贝尔

C.阿特金森D.班杜拉

11.画家的色彩鉴别能力属于()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

C.才能D.天才

12.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D.说理教育法

13.()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长期以来普遍采用、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A.传递—接受式 B.自学—指导式

C.情境—陶冶式 D.示范—模仿式

14.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15.()是态度的成分。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1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B.育人

C.带好班级D.教书育人

17.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18.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有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D.酝酿效应

19.一般而言,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是()

A.惩罚B.表扬与奖励

C.批评与指责D.失败

20.美育的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对美学的学习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其二,适应性原则。

2.师德的灵魂是。

3.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或者免除处罚。”

5.课外辅导是上课的,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6.教师节是在年确立的。

7.人们通常说的“灵感”是的结果。

8.《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师德考核每年次,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同步进行。

9.不同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具体的,但一般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0.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图式

2.教学原则

3.教学效能感

4.课程标准

5.原型启发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4.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泰勒原理。

2.试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么会嫌弃呢?”杜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2.A【解析】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中,刚开始是狗一看到食物就分泌唾液,这时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是无条件反应。狗每次进食之前发出铃声,这时铃声是中性刺激,一段时间以后,狗不见到食物,只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时铃声从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成为条件反应。因此选A项。

3.A【解析】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性格,如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精神、思想活跃等。

4.A【解析】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

5.B【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

6.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

7.A【解析】略。

8.C【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9.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程实施的概念。

10.D【解析】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

11.B【解析】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特殊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12.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3.A【解析】略。

14.D【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自动产生。

15.B【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状态,是态度的成分。

16.D【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7.A【解析】教育目的中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和劳动者。

18.B【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19.B【解析】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惩罚和失败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反作用。

20.C【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高层次。

二、填空题

1.优先性原则

2.关爱学生

3.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4.从轻减轻

5.要补充

6.1985

7.直觉思维

8.一

9.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0.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名词解释

1.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3.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4.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5.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生理因素。遗传、解剖、生理、生化和病毒等对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能起到作用。

(2)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或者父母素质低下,单亲家庭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社会因素。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

(4)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心理因素。学生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多是由于认知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二者的关系如下: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①“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同时,教育目的也属于目的性范畴,而教育方针则属于手段性范畴。②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③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而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④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它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因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中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还涉及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3.(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4.(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5.(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2)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①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②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③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3)目标模式的大优点是注重目标的重要性,其整个课程开发过程都是围绕目标来进行的。目标模式提出了一个有章可循的实践模式,便于操作。目标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①目标行为化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情感、审美道德这样一些重要的目标很难直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②目标模式轻视课程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压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等。③目标模式过于注重目标而忽视了过程。

2.(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2)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启示:①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②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并给予加强,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③由于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此,对学生还应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以获取成功为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杜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

(1)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须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敷衍塞责。案例中的杜老师“认真备课、反复试讲”,才“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说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他回答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这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案例中杜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他郑重的态度和真诚的回答都表现出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些话语无不透露着杜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同时又蕴含着对学生们的要求和期望,正是严慈相济的生动表现。

(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是教师职业劳动的本质,通过“教书”的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案例中杜老师针对自认为“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的学生,先用对家人的感情来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一片赤诚,接着又夸奖他们“朴实、能吃苦”来打消学生们的自卑心理,后还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这“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显然杜老师的一番话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有了信心,就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