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七)
知识点三十六:新课程改革
一、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理念
(一)理论基础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
1.人本主义思潮;2.建构主义思潮;3.多元智能理论。
(二)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 “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二、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主动学习。
2.课程结构的转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从“难、繁、偏、旧” →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
4.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家集中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课程实施的转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主动参与、探索学习。
6.评价和考试功能的转变:甄别、选拔→激励、促进发展。
三、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
1.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到高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2.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
体验性——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四)课程评价——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评价内容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三级管理课程政策的实施,是教育体制表现在课程领域中的一次深刻变革。
(六)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的三结构):
(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
(七)课程实施改革
1.理念改革
(1)现代学生观:
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③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④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2)现代教师观:
①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开放教师;终身学习践行者。
②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Ⅰ.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Ⅱ.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Ⅲ.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Ⅳ.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现代创新观
①破除知识中心;②破除教师权威;③培养问题意识。
(4)现代教学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2.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
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
(3)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
(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
3.策略改革
(1)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各种需要,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
(2)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实施。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3)新课程在个性发展上的实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性。
(4)新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实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八)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
1.综合实践活动课性质:综合性、实践性
2.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劳动技术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教学。
重点例题点拨
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B )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D)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B )A.国家课程占地位的统筹发展
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C.以校本课程为主的学校自我管理
D.国家、省、县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