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2
一、单选题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2.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取决于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尤其是怎样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这就是教师的( )
A.学生观
B.价值观
C.发展观
D.教育观
3.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
A.补偿
B.相互作用
C.对比
D.适应
4.国内学者林崇德研究指出: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小学二年级、初中三年级
B.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C.小学四年级、初中三年级
D.小学五年级、高中一年级
5.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二、判断题
1.教育从产生开始就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
2.教育程度的提高客观上推迟了人们的初婚年龄和生育年龄,这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
3.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间接兴趣对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不起作用。( )
4.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研究最早也是最多的内容。( )
5.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及追究程序具有多元性。(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前制度化教育阶段的特征。
2.A【解析】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题干描述的是教师的学生观。
3.A【解析】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利用的就是感觉的补偿。
4.B【解析】林崇德的研究认为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5.C【解析】教育爱即师爱,师爱源于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充满责任的、理性的、普遍的、持久而高尚的爱。教育爱的特点为:(1)教育爱是教师对学生主动的、无私的亲和;(2)教育爱是一种社会爱、理智爱。教育爱的作用有:(1)教育爱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3)教育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故A、B、D项表述不正确。
二、判断题
1.×【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
2.×【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教育的人口功能。
3.×【解析】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保持有意注意。
4.×【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研究最早也是最多的内容。
5.√【解析】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作为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教育法规定的责任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承担主体具有多重性;(2)法律责任的承担具有相互性;(3)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及追究程序具有多元性。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