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 B.锻炼 C.榜样 D.修养
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4.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5.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具体规定“学科课程性质与地位、基本理论、课程目标”等的是( )
A.课程资源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7.小学生用学具学习数学,学具为( )
A.学习过程 B.学习中介 C.学习对象 D.学习结果
8.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9.小学教师用小红花、小红旗的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诚实、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10.水痘是儿童的常见病,若班上有儿童出水痘,教师应该( )
A.立即采取隔离,教室消毒 B.要对全校教室和操场消毒
C.向校领导汇报坚持上课 D.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二、简答题
11.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实际锻炼法的概念。
2.D【解析】发散思维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都是从各个方向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A【解析】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术语,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共鸣,深入体会来访者的做法、情感。“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移情。
4.D【解析】近发展期由维果茨基提出,指个体在成人帮助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生长高峰期是指个体发展的某一时期身高、体重等飞速发展的状况。“少年期”一般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关键期是由劳伦兹提出来的,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题中所述为发展关键期。
5.B【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教师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把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获得中得到满足,属于认知内驱力。
6.C【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7.B【解析】略。
8.C【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9.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0.A【解析】学校对病人和可疑的病人要隔离观察,及时治疗;做好消毒和检疫;采用药物预防。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