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1
单选题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思想把()相脱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经济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A.康德
B.杜威
C.蔡元培
D.黄炎培
3.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
D.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学习活动方式
4.教师采用一题多解来训练学生的思维类型是()
A.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理论思维
D.发散思维
5.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的严重教育惩戒,只能由_____实施,且必须事先告知_____。()
A.学校 家长
B.学校 学生
C.班主任 家长
D.班主任 学生
多选题
6.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
A.主体性
B.目的性
C.社会性
D.长久性
E.随机性
7.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主要包括()
A.个体自身的因素
B.环境因素
C.活动因素
D.遗传因素
8.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A.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B.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C.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D.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系统并实施配套的多元评估办法
9.青年期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动机是()
A.交往内驱力
B.发展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E.附属内驱力
10.教师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是()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题干引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为: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体现了古代社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反映了当时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2.B【解析】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3.C【解析】课程要素确定后,还需转化为一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这是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
4.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题干所述训练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
5.A【解析】《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规定在实施严重教育惩戒时,只能由学校实施,且必须事先告知家长。
6.ABC【解析】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7.ABC【解析】一般来说,个体发展主要受个体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活动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因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个体先天因素有遗传素质和成熟,个体后天因素有个体发展的水平和个体发展的自觉性。A项个体自身的因素包含D项遗传素质,故选ABC三项。(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3版))
8.ABC【解析】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一般学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课程上,重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9.CD【解析】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10.CD【解析】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五点:(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①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②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③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负面态度。④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合理控制情绪。具体表现在: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②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③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④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⑤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生活。因此,A、B两项属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C、D两项不属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