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1
单选题
1.“拔苗助长”“超前补课”,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B.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以人为本的理论
3.“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吃到的柠檬是甜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文饰
B.投射
C.否认
D.补偿
4.教师给进步明显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学生累积小红花,进而兑换其他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调节法
D.系统脱敏法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A.艺术课
B.综合实践活动
C.综合课
D.体育课
多选题
6.下列是对美育片面理解的有()
A.审美教育
B.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教育
C.体育教育
D.美术教育
E.音乐教育
7.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有()
A.学校发展评价
B.学生学业评价
C.课堂教学评价
D.教师评价
E.家长评价
8.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A.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
B.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C.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
D.能力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
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A.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B.迁移
C.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E.动机与情绪状态
10.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有()
A.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B.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课程的建设者
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E.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拔苗助长”,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
2.C【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A【解析】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通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两种表现:(1)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2)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4.B【解析】题干中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他们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5.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6.CDE【解析】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涵比艺术教育和“美学”要丰富得多。
7.BCD【解析】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划分为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
8.BCD【解析】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B项正确。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故C项正确。相对来说,知识的获得要快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晚。知识在人的一生中可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积累,但能力却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故A项错误,D项正确。
9.ABCDE【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酝酿效应、迁移等。
10.BCDE【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包括:(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