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图是高中物理某教材中的图片,该图片用于讲授的是( )
A.可能停止运动 B.一定向右运动
C.可能向左运动 D.仍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4.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一辆小车装一单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将摆球拉至某一高度(小车和摆球都静止).当将摆球无初速释放后,做自由摆动时( )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0题20分,第11题30分,共50分)
10. 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哪些知识点?(4分)
(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6分)
(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10分)
11.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解“质点”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的教学片断。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雄鹰翱翔、足球滚动、高铁运行等视频。
教师:物体形态各异,各部分运动复杂,进行全面准确分析比较困难,能否把物体的运动适当的简化?怎么简化才能不影响对于它们运动的研究呢?
学生:如果可以不考虑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的形状的话研究起来就简单多了。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可以把物体简化成一个点,这样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学生:但是如果都简化成一个点的话与实际也不相符啊?
教师:我们不用考虑实际的因素,只需要看是否方便我们对于问题的研究就可以了。
(学生疑惑)
教师:当我们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时候,就可以只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成一个点,称为质点。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质点了吗?
学生:知道了。
教师:那你们来举一个可以看成是质点的例子吧
学生甲:足球可以看成质点。
学生乙:书上说地球也可以看成质点
教师:不对,应该说在什么情况下足球和地球可以看成质点。当我们研究足球过的轨迹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但是研究它本身的滚动时就不可以看成质点了,同样地,当我们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研究它的自转时就不可以看成质点。
学生:是不是研究滚动的都不可以看成质点?
教师:不是这个意思,要看我们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状态对所研究的问题没影响的时候,时就能看成质点,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价。(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学习。(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12题12分,第13题28分,共40分)
1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下图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的一部分内容。
任务:
(1)上述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是什么?(4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分)
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力的合成”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设计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对于力有初步认识,但是对于矢量的合成还没有概念。
任务:
(1)请简述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3分)
11.【参考答案】
(1)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优点:该教师在引入知识点的时候能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及场景,同时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缺点:该名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给予解答,而是直接告诉学生不考虑他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失去兴趣,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评价上也没有遵循“激励性原则”,当学生举出足球和地球是质点的例子时,教师直接否定了学生的答案,没有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启发诱导。
在讲解完知识点之后,这位老师习惯性的会问学生“明白了吗”,这种问题会让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得不到学生的真实反馈,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片断
教师:物体形态各异,各部分运动复杂,进行全面准确分析比较困难,能否把物体的运动适当的简化?怎么简化才能不影响对于它们运动的研究呢?
学生:如果可以不考虑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的形状的话研究起来就简单多了。
教师:按照你们的想法确实能够方便我们的研究,但是我们能够随便简化吗?简化是否要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我们在研究各种运动的时候一般都只研究某一重要方面,并不一定要对每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可以忽略一些次要的因素。
教师:分析得很好,那么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学生:比如研究雄鹰翱翔的轨迹时就不用考虑雄鹰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看成一个点就可以了。
教师:同学们已近自己探索出了我们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叫做建立模型法,而我们刚才建立的模型叫做“质点”,就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有时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部分运动,把物体抽象为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
教师:质点没有大小,是不是小物体就可以视为质点,而大的物体就不可以视为质点?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甲:比如高铁列车就很大,但是在研究它从北京开往广州的时候就可以看成质点。
学生乙:研究乒乓球旋转的时候就不能看成质点,虽然乒乓球很小,但是看成质点的话就不能研究它是如何旋转的了。
教师:那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能够把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没有关系,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形状是否影响我们研究的问题,如果影响就不能看成质点,如果不影响就可以看成质点。
四、教学设计题
12.【参考答案】
(1)感应起电。
(2)教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而这里放着的,是两个相互接触的导体,下部有金属箔。现在,我要把手中的物体慢慢靠近他们,同学们注意观察发生了什么。
学生:下面的金属箔张开了!
教师:非常好,另一侧的金属箔呢?
学生:也张开了。
教师:同学们再看,我把它拿开,有什么变化?
学生:金属箔又合上了。
教师:同学们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们继续下面的实验。我再把它靠近两个导体,金属箔又张开了。现在,我扶着下面的支柱将二者分开,然后再把手中的物体移开,有什么不同?
学生:金属箔没有合上。
教师:非常好,大家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大家要把刚才的实验结果记住,比较他们的不同。后,我把两个导体相互接触,发生了什么?
学生:金属箔又合上了!
教师:金属箔反复开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感应起电。
13.【参考答案】
(1)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